12月17日,第八届威尼斯5994研究生学术年会在学院102会议室举行。室外寒风凛冽,但外语学子的学术热情却热烈满堂,学院党委书记冯国林、院长覃江华、党委副书记任丹、副院长秦发兰和全体研究生导师参加了活动。
本次学术年会涵盖两个专场:一是“外语跨学科研究南湖学术论坛”,特邀2位校外专家前来精彩讲座,并请院内4位青年学者交流分享其最新科研专题;二是“研究生科研汇报专场”,由本院30余名研究生组成的11组科研小组汇报其学术研究成果。
上午场会议由任丹主持,覃江华致开幕辞,每年一度的学术年会是威尼斯官网师生联袂呈现的学术盛宴,此次年会举办恰逢外语系建系30周年纪念,希望全体师生赓续学校传统,崇尚学术,将自身所学和社会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同中华博大深邃的历史文化及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勤读力耕,彰显华农外语人的担当与使命。随即,武汉大学王爱菊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赵朝永教授应邀在威尼斯官网外语跨学科研究南湖学术论坛中分别做了题为“英语语言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社会翻译学视域下文学译介的‘叛逆与新生”两场主旨报告。威尼斯官网青年骨干教师孙琳琳、田婧、廖衡和金蓓也受邀进行主题分享。
下午的研究生科研汇报专场由MTI中心主任耿云冬博士主持,他鼓励研究生们在科研展示汇报中尽情展现"后浪"实力,彰显新时代外语学子风采。
第一组研究生王聪、张千怡、吴洪恬基于体认翻译学的核心原则对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标题英译进行了研究,论述了茅盾文学奖获奖小说标题英译中语言、认知和现实层面所占比重,希冀推动体认翻译学在中文小说英译研究中的应用,为中文文学作品英译研究提供借鉴。
第二组研究生陈放、谢天为、宋博文、符世鹏探究了外语翻译在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中的角色定位。该研究聚焦新时代外语翻译的角色定位,立足中非农业合作项目,从双语译员、国情调研员、媒体宣传员以及青年外交官等具体视域,结合实地调研和实践经验,解读了外语翻译的角色定位,并阐释行为路径;最后呼吁青年接过中非友好的接力棒,做好中非交流的桥梁与纽带。
第三组研究生戴思晴、马欣瑶、赵奕雯以“‘反转主义’背后斯芬克斯因子的失衡碰撞”来解读伊恩·麦克尤恩小说《蟑螂》。通过介绍小说的研究背景,并结合聂珍钊教授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理论,分别从“人形虫”的伦理身份探寻以及小说主人公身上斯芬克斯因子的失衡碰撞等方面对文本进行了深入分析,依据研究主题最终总结出小说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与道德教诲。
第四组研究生陈琳、陈钰涵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杭州亚运会体育新闻进行了翻译研究。该小组采用“鱼”的巧妙比喻,点出了杭州亚运会中译者的重要性,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出发,探讨了亚运会官网新闻报道的语言与转换,点出了准确对外传播中国声音和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第五组研究生郝梓君、黄焜瑜、靳美玉探究了安妮·埃尔诺的叙事策略,从《一个女人》《悠悠岁月》等著名作品入手,探讨了其叙事中的时间和空间区隔、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等话题,展现了安妮·埃尔诺除叙述者角色之外,对于时事的立场、观点,体现了其鲜明的“介入”态度。
第六组研究生晏欣、付文雨、胡淼从多模态视角探析了外宣片微视频《话说中国节》的翻译策略。该组以二十大构建可信、可爱的中国形象的理念为立足点,对外宣微视频《话说中国年》的双语翻译进行了解读,分析了译者为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采取的翻译技巧和多模态在翻译传播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中的优势。
第七组研究生李莹、王艳芳基于威尼斯5994农科英语论文语料库网络平台,对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就频率和章节分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频情态动词(must、will、would、can)的搭配特征及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以期帮助农科英语论文写作者在学术论文中准确使用情态动词,对学习者以及学术写作教师都有着启示性意义。
第八组研究生李双双、李芝以研究生学术英语写作课程为实际案例,探讨了研究生反馈素养的干预策略及其实施效果,并对如何提高学生反馈素养,提升其论文写作质量提出建议,为外语教学与研究提供参考。
第九组研究生谭悦、李知怡、胡湘以“‘那些活在手机里的人怎么办’:唐·德里罗《寂静》中的末日世界”为题,对当代社会过度依赖科学技术的情况进行了反思,讨论了小说中的末日世界表征、精神危机与科技异化,指出在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更应该合理利用科技、回归友爱、借助群体力量延续灿烂的人类文明。
第十组研究生龚巧玲、王馨以社会语言学视角探究了社交媒体用语的语码转换现象,以微博和B站中的语码转换例子为研究样本,对于语码转换的形式以及成因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语用价值。
第十一组研究生贾豪冉、纪宜文、申洋以“评价话语与动物保护:大熊猫相关新闻语篇的生态语言学研究”为题,选用新华社等媒体对大熊猫丫丫的报导为语料,展现了新闻报道影响受众对事件各方的态度和认知,并结合评价对象的行为,解码相关报道中评价话语所蕴含的生态保护意识,呼吁新闻媒体发挥其生态引导作用,促进动物保护,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研究生的展示汇报结束后,现场老师给予了指导。龚献静、潘不寒、袁谦、徐贝贝、田婧老师对各组研究生的汇报展示一一进行了点评,在肯定研究亮点同时,对各组研究可进一步深入的学术点给予了详细指导。经评委会评审,现场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优秀海报组3项。
颁奖仪式后,冯国林在总结时指出,研究生各小组汇报选题新颖、角度独特,部分选题贴近时事热点,老师和同学们在相关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体现了华农学子的学术精神、创新精神、拼搏精神。他希望老师和同学们在学术发言时,要注意细节、讲求规范,用词用语要准确;要发掘自身兴趣点,自主策划组织小主题、小规模、形式多样的学术讨论活动,平等自由地开展深度思想交流;要营造更轻松、更自在、更愉快的学术交流氛围,享受学术交流的兴奋之情和畅快之感;要把语言学和文学的研究同丰富多彩的生活、千姿百态的社会、博大精深的文化、跌宕起伏的历史、奇妙无穷的地理等结合起来,增加研究的宽度、深度和温度,对人产生正向启迪、鼓励和引导。最后,他希望今后组织研究生学术年会,时间要更充裕一些、环节要更简洁一些、环境要更轻松一些、氛围要更活跃一些、体验要更自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