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交流 -- 正文

学术交流

陈靓教授做客外语论坛畅谈“区域国别视域下外语学科的科研规划和学科拓展”
作者:马欣瑶编辑:张亚男审核:时间:2024-10-29点击:

10月28日下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英文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靓教授应邀做客第256期“外语论坛·专家论道”,就“区域国别视域下外语学科的科研规划和学科拓展”这一主题进行分享,吸引了威尼斯官网众多师生前来学习交流。威尼斯5994副院长耿云冬致欢迎辞,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李敏锐副教授主持讲座。



陈靓教授开宗明义,首先介绍了区域国别学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讨论了国别和区域研究如何借助历史学、哲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探讨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及中外关系;并指出跨学科意识不强、视野不开阔以及涉区域国别的问题意识不够等是当前区域国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这些问题与挑战,陈靓教授又分别分析了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历史学和文学在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作用和贡献;并勉励外语学科学者,强调了外语学科在提供基础人才、增强语言和文化素养、提升跨文化实践能力以及构建学科自主知识方面的五大作用,勉励外语学科学者要走出舒适区,转换学术思维。陈靓教授特别强调了后结构主义视域下外语学科的交叉性建设,探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源起及其对区域国别学的影响,包括文本间性与学科间性的概念,以及后结构主义的视角说与交叉学科的视域说;讨论了后结构主义如何将阅读转变为一种社会实践,以及区域国别学如何促进相关学科的应用性研究领域开拓。陈靓教授还指出了外语学科向区域国别方向可拓展的研究方向,包括人文知识体系建设、文化特质研究等;并介绍了新文科的研究理念,强调实践性和应用性价值导向。陈靓教授从宏观角度探讨了语言政策规划与区域国别学的关系,如话语政策、话语治理等方面,再次强调了区域国别研究对国家的重要意义;又从语言学、翻译学等具体学科领域出发,勉励外语学科学者在研究时一定要坚定中国意识、中国立场,并注重与外国文化的互动性,如中外文学中的民族性比较,以提升宣传效果。



本次讲座深入探讨了外语学科在区域国别学建设中的核心作用和面临的挑战,明确了未来研究方向和重点。陈靓教授强调了跨学科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外语学科对于理解不同文化、促进国际交流的关键作用。建议加强外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推动区域国别学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同时,应重视后结构主义理论在理解和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及其在文本解读和社会实践中的创新应用。陈靓教授的精彩分享在与会师生中引发激烈反响,师生就如何“走出舒适区,转换学术思维”这一关键问题、中国故事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以及学术科研上的一些疑问等踊跃向陈靓教授提问,并得到解答。李敏锐对讲座进行总结和点评,并对陈靓的讲座和分享表示衷心感谢。


专家简介陈靓,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英文系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22)、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国际易卜生委员会委员,兼任《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CSSCI)副主编。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汉堡大学及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访问学者。



分享: